-
2023-11-28【全教產新聞稿】 【2023年教育部施政=務虛+民粹】 【2024年呢?】 【全教產:把資源還給孩子、打造0恐懼教育環境、補償教師超時工作暨高職場風險】
【2023年教育部施政=務虛+民粹】
【2024年呢?】
【全教產:把資源還給孩子、打造0恐懼教育環境、補償教師超時工作暨高職場風險】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2023年即將步入尾聲,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盤點過去一年教育部的施政得到:「務虛、民粹」四個字。
針對明年之教育展望,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提出三點務實且專業之建言,期許給孩子「務實」的教育、解決基層教師之困境,讓孩子於2024年能擁有更好的教育品質:
一、把教育資源還給孩子
(一)教育局處成立「工程科」、學校總務處主任組長採專職,不再由教師兼任,讓老師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在孩子及教育上。
教育局處成立「工程科」,可讓教育人員與工程專業人員回歸專才;學校重大建設在設計、發包、興建和驗收流程中,很多總務主任並非工程專業,做完沒出事是萬幸,有出事就去關,學校教師兼任總務處主任組長負擔工程技術、行政、管理及相關工程法律之業務,已超出本身專業所及,承擔法律風險及龐大業務量,稍有不慎,恐涉牢獄之災。
我國目前的教育環境中,教師不僅要肩負孩子教育之打底工作,還要花心力處理非教育專業之行政工作:許多兼任出納之教師於備課、授課之,還要處理全校教職員薪資之發放、廠商請款等事宜;身兼事務組長之教師,竟整日忙著修繕,甚至還要協助撲殺像蜘蛛、蜈蚣、蛇類等心生恐懼之昆蟲動物。為了讓孩子享有更實實在在之教育資源,教育部應讓總務處主任組長採專職化,老師不再需要兼任總務處職務,將老師還給孩子。
(二)緩解行政大逃亡的困境
多年以前,學校各處室兼任行政之人員多由校內資深教師擔任,但曾何幾時,越來越多學校兼任行政之人員是以「抓交替」之方式產生,許多初入職場、剛介聘到新學校的新進教師被迫接行政,甚至對自己任教學校十分陌生的代課老師,也被強迫接行政,更離譜的,竟然還有兼任「許多地方政府一再強調必須『甄選、儲訓』取得資格」處室主任職務之情形發生。結果造成,原本應該發揮調和鼎鼐、推動校務運作之兼行政教師,有時連自己的教學工作都可能自顧不暇,更遑論如何勝任校內溝通橋樑和教學之後盾。
因此,教育部應深入理解、探究行政大逃亡之原因,透過政策建立誘因,吸引學校教師勇於任事,讓學校師生獲得優質之行政後盾。
二、打造0恐懼的教育環境
(一)制定能有效解決校園暴力的的法規,讓全體師生免於恐懼。
近幾年來,由於教育部不斷向民粹妥協,導致許多行為偏差的孩子在法規的保護下,橫行於校園。家長只要對學校不理睬,往往也不需要為自己孩子之暴力行為負責,導致校園內許多教師和學生終日惶惶不安,生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施暴的對象。
因此,制定出能有效解決校園暴力之法規,讓師生皆能擁有免於恐懼的教育環境,教育部責無旁貸。
(二)解決老師被家長濫訴的問題,讓老師能專心教學。
為何現在教師越來越不敢管教學生?因為老師被家長濫訴之問題已如火如荼進行著。目前的教育環境已經惡劣到:老師好聲好氣請家長協助孩子完成作業,會被家長在群組中公審;老師只不過以中性語言提醒遲到的孩子上課要準時,會被家長投訴霸凌;甚至還有家長無中生有編造事實對老師濫訴,讓老師陷於工作權隨時可能不保之威脅與恐懼中。
面對這種家長對教師濫訴不需負責、而老師要承擔家長濫訴之心理壓力下,老師如何全心全意致力於教學呢?如何能專心打造對孩子最有利的教學情境呢?
因此,教育部應制定相關法規,讓濫訴的家長必須為其擾亂教育的行為付出代價,以此維護多數學生之受教權益。
(三)強化各類人才庫調查員的專業知能,制定有效淘汰不適任調查員的制度。
自從新教師法實施後,學校聘請調查員協助釐請校園投訴的案件大增。問題是,由於教育部培訓調查員之課程不夠紮實,且欠缺有效淘汰不肖調查員之機制,造成不少教師於面對調查時心生恐懼,也怕調查員用不肖之調查方式(如:誘導式詢問)羅織罪名。事實上,確實有為數不少之調查員出現上述行為,並造成老師之工作權被剝奪。
校園投訴案的確有釐清責任的需求,但是,教育部對於調查員之培訓、調查素質之提升,以及調查倫理之要求均必須同步進行,且要能有效將不適任調查員淘汰,才能確實保護好老師,並讓不適任教師改善教學或離開職場。
(四)儘速制定不適任校長之標準及樣態,落實不適任校長淘汰機制。
目前校園中不少紛擾,皆來自不適任校長。有的不適任校長當家鬧事,會鬥爭校內較有個性、會提出學校應興應革事項之教師;有的不適任校長欠缺肩膀,遇事畏畏縮縮,缺乏能力處理校內外紛爭,把學校經營成無政府狀態;有的校長一心高升,不斷從外面包活動、接工程,使校內老師無法專注於教學,甚至因此被家長投訴。總之,若教育部遲遲不訂出不適任校長之標準及樣態,不適任校長所造成之教育亂象將難以解決,包括行政大逃亡亦肇因於不適任校長的存在。
校長為一校之首。如果教育部對於不適任校長處理不積極,學校就容易紛爭不斷,亂象不斷,全校師生都難以擁有安全的教與學的環境。因此,請教育部加快腳步,讓全國的孩子都能擁有適任的校長,讓不適任校長離開校長職位,才是教育之福。
三、提升教師待遇,以補償老師長期超時工作暨日益升高的職場風險。
自從通訊軟體越來越發達,有越來越多老師下班後還「被迫」繼續工作、與家長溝通,難以安心休息,並為隔天的教學工作養精蓄銳。此外,恐龍家長濫訴、校園暴力日益惡化、老師隨時可能面對飯碗不保之威脅,再加上退休保障不再,也造成人才不願意進入教育職場。
為了吸引人才進入教育職場,讓孩子擁有更優質的教育,教育部應思考如何提升教師待遇,老師所面對的職場風險得到相對應的補償,讓教師一職成為能吸引人才的職業,才能造福孩子,為社會建構有希望的未來。
21世紀是一個快速變動之時代,面對如此劇變,只有具備強大學習力的人方能因應,問題是,在教育部「務虛+民粹」之教育政策下,我們看到的是學生之學力不斷下滑,啃老族、繭居族、躺平族人數卻不斷上升,這在在顯示,我國的教育政策體質需要儘速調整,制訂出更有前瞻性、有效性之方案。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呼籲教育部,為了莘莘學子之前途、社會及國家之未來,請以務實且專業之態度制訂暨執行政策,方能有助孩子培養因應全球快速脈動之能力,提升國家整體之競爭力。
2023-11-28【全教產新聞稿】 【2023年教育部施政=務虛+民粹】 【2024年呢?】 【全教產:把資源還給孩子、打造0恐懼教育環境、補償教師超時工作暨高職場風險】
-
2023-11-23【全教產會後新聞稿】 【教師法第1條:保障教師工作及生活】 【教育部之解聘停聘辦法未訂冤獄條款】 【全教產:教育部疏失致教師損失慘重!】
【教師法第1條:保障教師工作及生活】
【教育部之解聘停聘辦法未訂冤獄條款】
【全教產:教育部疏失致教師損失慘重!】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針對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將審查「教育基本法」、「教師法」等相關修正草案,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主張:教師法及解聘不續聘停聘辦法應增訂「冤獄條款」。
目前教師法及教育部之解聘不續聘停聘辦法可說是寧可錯殺一百、不願放過一個不適任教師之教師刑法,在教學現場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卻未訂定「冤獄條款」,遭「錯殺」、「冤枉」教師之權益,嚴重受損,無人聞問,情境堪憫。
由於教師法第22條明定:「(第一項)教師涉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服務學校應於知悉之日起一個月內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免報主管機關核准,暫時予以停聘六個月以下,並靜候調查;必要時,得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延長停聘期間二次,每次不得逾三個月。經調查屬實者,於報主管機關後,至主管機關核准及學校解聘前,應予停聘,免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一、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四款至第六款情形。二、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一款或第二款情形。(第二項)教師涉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服務學校認為有先行停聘進行調查之必要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免報主管機關核准,暫時予以停聘三個月以下;必要時得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延長停聘期間一次,且不得逾三個月。」目前,因案暫時停聘、靜候調查之教師越來越多,尤其當教育局因媒體、民代、民間團體等之施壓致列管層級提升由副局長以上掌控時,幾乎所有的案子學校均被暗示要馬上「暫時停聘」。
目前許多學校礙於「壓力」或美其名為「避免教師與學生繼續接觸」,未考量「停聘之必要性」、未考量教師「是否會有造成學生傷害擴大或二次傷害之立即危險」、未考量「免兼導師職務、暫停教授被害學生課程或班級」等替代方案,且又未於停聘處分公文或教評會會議紀錄中載明相關考量之論述及議決,僅急於予以「暫時停聘」一至三個月,結果明顯違反比例原則及最後手段性原則。
「暫時停聘」之處分影響行為教師身分、地位、名譽及財產損失甚鉅,尤其當調查結果無具體事證或不成立時,教師的身心被嚴重傷害、鉅額財產損失包括學術研究加給、考核獎金、年終獎金、及特休假(兼行政教師)等均受影響,教師遭「錯殺」、「冤枉」,權益大損,卻無法於證明清白後給予挽救,此須歸咎於教育部之疏失。
以考核獎金為例,由於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3條:「教師任職至學年度終了屆滿一學年者,應予年終成績考核;不滿一學年,而連續任職已達六個月,或有養育三足歲以下子女辦理留職停薪,而任職累計已達六個月者,另予成績考核…」,教師若因案暫時停聘三個月,尤其是12月至1月或1月至3月者,因其連續任職未達六個月,考核獎金逕行歸零,即使教師因案調查結果無具體事證或不成立,也無法挽回此項損失,月薪中之學術研究加給歸零更是歷年苦主心中之痛,而年終獎金、特休假等也會依比例遭受扣減,更遑論退休年資也因此中斷!即使教師透過行政訴訟等程序救濟,曠日廢時之餘,亦不一定會獲得補償。
各界以用聖人標準的「輔導管教注意事項」宰制教師,造成學生犯錯值得原諒、老師被投訴就天理難容?「暫時停聘」影響教師身分、地位、名譽及財產損失重大,更因未訂定「冤獄條款」,遭「錯殺」、「冤枉」教師之權益,嚴重受損,無人聞問!教師法第1條的說好的「保障教師工作及生活」呢?當人民之自由或權利受政府侵害時,國家本就應賠償之,況且遭「錯殺」、「冤枉」教師並無違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為或行為逾越社會通常觀念所能容忍之程度,請教育部訂定「冤獄條款」,落實教師法第1條「保障教師」之精神。
2023-11-23【全教產會後新聞稿】 【教師法第1條:保障教師工作及生活】 【教育部之解聘停聘辦法未訂冤獄條款】 【全教產:教育部疏失致教師損失慘重!】
-
2023-11-20【全教產-公聽會後新聞稿】 【教育部:教師待遇條例:「私立學校在未與教師協議前,不得變更支給數額」】 【資方:老師們都協議同意減薪】 【全教產:教師待遇條例第17條是惡法!】
【教育部:教師待遇條例:「私立學校在未與教師協議前,不得變更支給數額」】
【資方:老師們都協議同意減薪】
【全教產:教師待遇條例第17條是惡法!】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政府拍板定案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認為除了將國家經費直接挹注於學生身上外,也仍有必要進一步保障私校教師勞動條件,以期同時維護學生受教權、保障師生權益。
目前政府預計調增公立學校教師本俸與學術研究加給,同時助理教授以上教師學術研究加給提高15%。然,目前教育部僅提出相對應補助70%,恐難以真正改善私校教師低薪困境;導致數百名大專教師針對教育部只編列7成經費補助私校發起連署,呼籲教育部全額補助;就經費而言,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認為應由教育部編列預算「全額補助」,只增加不到5億元經費,在整體高教經費中占比很低,若苛待老師,最後受害的還是學生。
由於教育部曾公開指出:依教師待遇條例規定,私校教師「本薪」應調整至不低於同級同類公立學校教師標準;至於「學術研究加給」等其他部分,則準用教師待遇條例,得由各校衡酌學校財務狀況下,比照公校或另與教師商議支給基準。
事實上,教師待遇條例第17條是惡法,尤其是「私立學校在未與教師協議前,不得變更支給數額」之條文,授權資方可以透過「協議」之方式來變更教師薪資,使得資方掌握聘任教師之生殺大權,說變更就變更,所謂「協議」只是作作樣子,讓許多私校老師是敢怒不敢言。教師待遇條例第17條在修正前,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建議教育部也應補助私立高中職教師之「學術研究加給」,不要讓公私立高中職教師之待遇不相同,影響教師之生計。
以私立嘉陽高中的例子最為明顯,該校自107學年度將全校教師薪資設上限,學術研究加給從75折一路打到35折,校內教師們戲稱為打到骨折;全校教師薪資設上限由52665元一路砍到111學年度的40233,且基本授課節數卻從16節上升至21節,教師授課節數增加、薪水反而減少,權益嚴重受損,主管機關視而不見。
嘉陽高中當年並未面臨停辦或超額危機,校方卻未經教評會審議即行認定107學年度之國文科、體育科、資處科之教師超額,應予資遣或迫其自願退休。遭投訴後,校方處於校務會議未決議狀況下又緊急召開教評會審議107學年度之國文科、體育科、資處科之教師資遣名單,假借超額藉口,進行資遣或逼退資深教師,之後,校方又以各種手段迫使以服務多年、深具教學專業之教師「離開」學校。108學年度全校教師僅餘39人,為前一年之37.5%,但學生數仍有1576人,為前一年之82%;校方犧牲學生權益等情,甚為明顯。112年10月3日校方終於向媒體坦承表示,一路走來,就是要停招日間部,改朝進修部發展。
不可諱言,政府補助的確是私校存續的重要支撐,更是學生教育資源的重要來源,但是私立嘉陽高中111年度是歷年學生人數最少、教師薪資最低,但卻是教育部及國教署補助款最多的一年,這種樣態恐讓私校有恃無恐、我行我素持續扣減老師的薪資、犧牲師生權益,請問教育部、國教署不該檢討嗎?
有關私校面臨退場前或寄存停招時,部分停招校區之公共化運用問題,再次以私立嘉陽高中為例,台中市教育局於112年10月3日曾公開向多家媒體表示,嘉陽高中因少子化減班,該校在不影響學生受教權益及校務經營下,將閒置大樓清空並依私立學校法等規定申請出租閒置校舍,出租後收入將全數挹注校務基金。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則認為像嘉陽高中的私校,出租校區校舍收入之挹注校務基金後,應優先償還歷年來苛扣教師薪資之差額,教育部及國教署應發揮中央主管機關該有的角色,全力協助維護教師之權益。
全教產認為像教師待遇條例第17條這樣的惡法,教育部應提修正案至行政院會通過後送立法院討論,也期盼立法委員諸公速修教師待遇條例第17條!,停止授權資方可透過「協議」之方式來變更教師薪資,停止讓資方藉此掌握聘任教師之生殺大權。
註:教師待遇條例第17條:私立學校教師之職務加給、學術研究加給及地域加給,各校準用前三條規定訂定,並應將所定支給數額納入教師聘約;私立學校在未與教師協議前,不得變更支給數額。
2023-11-20【全教產-公聽會後新聞稿】 【教育部:教師待遇條例:「私立學校在未與教師協議前,不得變更支給數額」】 【資方:老師們都協議同意減薪】 【全教產:教師待遇條例第17條是惡法!】
-
2023-11-13【全教產新聞稿】【教育部:無預警訪視幼兒園餐飲】【幼兒園老師:星期六日被叫回來加班】【全教產:行政減量?假的!】
【教育部:無預警訪視幼兒園餐飲】
【幼兒園老師:星期六日被叫回來加班】
【全教產:行政減量?假的!】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11月9日當天高雄市各國小附設幼兒園均收到教育局函轉國教署將於112年10至12月針對幼兒園等採無預警方式進行實地輔導訪視,要求各園依「112年度幼兒園餐飲輔導訪視表」備妥相關資料配合辦理。
許多幼兒園老師大喊吃不消,既然是無預警方式訪視,卻又說要「輔導」,那為何稱「無預警」?事前預先填寫訪視表備妥相關佐證資料,但國教署人員卻不一定會來?訪視當日上午提供訪視名單,國教署是以為幼兒園老師都沒事嗎?要隨時接受無預警訪視?要隨時接受輔導嗎?難道國教署不知道幼兒園是沒有下課時間嗎?難道國教署不知道幼兒園是每分鐘均要與孩子互動嗎?
國教署整群人要進來看孩子吃飯?國教署到底有沒有去過幼教現場?上午點心幾元、下午點心幾元,國教署確定所有人都寫得出來?有關每學期有計畫或系統性安排健康飲食相關活動要提出佐證資料或相關說明,為何稱「計畫或系統安排活動」呢?「主題教學」即可代表一切了,國教署是第一次來到地球嗎?
國教署還要求情境布置配合相關健康飲食議題,結果許多幼兒園老師星期六日被叫回來加班布置。
所謂的輔導指標竟還有「不符合」項目。國教署來訪視,不用花時間準備資料嗎?當天不用花人力處理嗎?原來國教署所謂的「行政減量」,都是假的!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呼籲國教署應落實「行政減量」,減少並簡化幼兒園的評鑑和訪視,勿讓幼兒園老師蠟燭兩頭燒,要教育孩子又要應付國教署,而所謂的無預警訪視,就以現況為準,不要再要求基層準備了。
2023-11-13【全教產新聞稿】【教育部:無預警訪視幼兒園餐飲】【幼兒園老師:星期六日被叫回來加班】【全教產:行政減量?假的!】
-
2023-11-08【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不得公布校排】 【台南市復興國中明知故犯】 【全教產:教育部應有作為】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不得公布校排】
【台南市復興國中明知故犯】
【全教產:教育部應有作為】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接獲會員反應,雖然教育部重申國民中小學不得公布學生在班級及學校排名,但是台南市復興國中仍執意公告校排,故意違法,明顯踩教育部的紅線!
教育部為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及「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等政策之規劃與實施,早已修正發布「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第10條第2項規定:「學校得公告說明學生分數之分布情形。但不得公開呈現個別學生在班級及學校排名。」教育部也發函各縣市政府調查所屬學校公布學生成績在學校或在班級排名之情形,並嚴禁學校再發生類似情事。有關學校不得公布排名之辦理情形,已列入教育部統合視導地方教育事務及各縣市督學視導之重點項目。台南市復興國中竟然無視「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之存在,公告校排,且印在獎狀上,明顯故意違法,若不是台南市政府執法不嚴,不然就是台南市復興國中在挑戰教育部的底線!
一般來說,學校公布班排或校排易造成惡性競爭,傷害學生之學習興趣及動機,恐影響學生身心健全發展。學校公布校排、班排,就是「分分必較、過度注重排名」,將使考試壓力與父母親過度期待加在學生身上,造成學生學習極大的負擔。
為讓每位學生發展多元智能,避免以學科成績作為學生學習狀況的唯一標準,教育部應設法落實「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第10條第2項之規定,行政懲處違反規定之學校校長,以避免守法的學校,雖做到協助學生以不同方式展現學習成果、找回學習樂趣、促進學生發展多元潛能,卻被部分家長誤解及唾棄,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終非教育之福。
2023-11-08【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不得公布校排】 【台南市復興國中明知故犯】 【全教產:教育部應有作為】
-
2023-10-26【全教產新聞稿】 【嘉陽高中:】 【財務正常,只是減薪】 【沒有停辦,只是寄存】 【沒有退場,只是租借】 【全教產:犧牲師生權益,教育部、國教署是幫兇】
【嘉陽高中:】
【財務正常,只是減薪】
【沒有停辦,只是寄存】
【沒有退場,只是租借】
【全教產:犧牲師生權益,教育部、國教署是幫兇】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接獲會員陳請,嘉陽高中自107學年度將全校教師薪資設上限,全校教師薪資設上限由52665元一路砍到111學年度的40233,且基本授課節數卻從16節上升至21節,教師權益嚴重受損,主管機關竟視而不見。
嘉陽高中當時並未面臨停辦或超額危機,校方卻未經教評會審議即行認定107學年度之國文科、體育科、資處科之教師超額,應予資遣或迫其自願退休。遭投訴後,校方於校務會議未決議又緊急召開教評會審議107學年度之國文科、體育科、資處科之教師資遣名單,假借超額之藉口資遣或逼退資深教師,之後,校方又以各種手段迫使以服務多年、深具教學專業之教師「離開」學校,108學年度全校教師餘39人,為前一年之37.5%,但學生數仍有1576人,為前一年之82%,校方犧牲學生權益等情,甚為明顯。112年10月3日校方終於向媒體表示停招日間部,改朝進修部發展。
但台中市教育局亦於112年10月3日向多家媒體表示,嘉陽高中因少子化減班,該校在不影響學生受教權益及校務經營下,將閒置大樓清空並依私立學校法等規定申請出租閒置校舍,出租後收入將全數挹注校務基金。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則認為嘉陽高中出租收入雖挹注校務基金,但應優先償還歷年苛扣教師薪資之差額,教育局應出面要求,教育部、及國教署也不該躲起來不管事,只會透過各項補助款經援校方,無視師生權益受損。
依據教師待遇條例規範,未達成協議前,資方不能變更勞動條件,即校方不可片面更動教師薪資;嘉陽高中片面更動教師待遇已屬明顯違法,但教育局不願依教師待遇條例第23條處以罰鍰,只願依「私立學校法」第55條停止部分或全部獎勵、補助款。結果,嘉陽高中每年仍然從教育部及國教署獲得大量補助款,絲毫不受影響,繼續減薪、繼續寄存、繼續走向租借。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111年度是歷年學生人數最少、教師薪資最低,但卻是教育部及國教署補助款最多的一年,說好的「將該校列為臺中市私立高級中等學校獎勵補助之參酌對象」呢?原來一切都是假的?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認為若校董事會無心辦學,教育部及教育局應強力介入,包括解散董事會、成立公益董事會等等加以整頓,而不是默許嘉陽高中表面財務正常卻一直減薪、沒有停辦卻一直寄存、沒有退場只想租借,嘉陽高中我行我素持續犧牲師生權益,請問教育部、國教署您們是幫兇嗎?
2023-10-26【全教產新聞稿】 【嘉陽高中:】 【財務正常,只是減薪】 【沒有停辦,只是寄存】 【沒有退場,只是租借】 【全教產:犧牲師生權益,教育部、國教署是幫兇】
-
2023-10-20【全教產新聞稿】 【教師法惡修,殘害教師,造成基層動盪不安】 【全教總3年拿5400萬幫政府爛政策背書】 【全教產:罪魁禍首,該當何罪?】
【教師法惡修,殘害教師,造成基層動盪不安】
【全教總3年拿5400萬幫政府爛政策背書】
【全教產:罪魁禍首,該當何罪?】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108年3月8日教育部公告嚴重影響教師工作權益的【教師法】修法版本,全教產痛批整個過程粗暴,且5次焦點團體座談、12次修正草案會議,未找本會協商,只找「全教總/全教會」(每年拿教育部數千萬經費)與家長團體,在教師法惡修過程中涉及了利益迴避和談判道德的風險,當時基層教師強烈反彈!全教產遂發起一連串抗爭包括:七次新聞稿、三次記者會、三次動員立法院外抗議,為教師發聲!
但是當全教產在抗爭時,全教總(全教會)卻沉迷於向政府拿錢並幫政府濫政策背書,政府也樂於給錢塞住全教總(全教會)的嘴巴、並找全教總(全教會)開會為法案背書,所以109年5月21日媒體報導:【假教團真打手?全教總遭爆「3年拿教育部3000萬經費」】,勁爆的是,全教產於109年8月20日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會議上,教育部官員坦承全教會(全教總)每學年拿1800萬,也就是說3年達5400萬,不只3000萬。
從年金改革、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課綱、大學入學制度的修正,到教師法修法,基層都看到全教總(全教會)大力為政府的政策護航,全教總(全教會)就是拿人手軟!
教育亂象引起廣泛民怨,但全教總(全教會)向來表示肯定並為政策護航,如今教師法惡修,殘害基層教師,造成基層動盪不安,全教總(全教會)開記者會只要求簡化不適任教師處理流程、只要求教育部建立早已規畫的支持系統,但基層教師受的傷害及損失,如何挽救呢?全教總(全教會)這罪魁禍首,該當何罪呢?
2023-10-20【全教產新聞稿】 【教師法惡修,殘害教師,造成基層動盪不安】 【全教總3年拿5400萬幫政府爛政策背書】 【全教產:罪魁禍首,該當何罪?】
-
2023-10-16【全教產新聞稿】 【雙標?】 【政府帶頭違反行政中立】 【全教產:應給學生正確示範】
【雙標?】
【政府帶頭違反行政中立】
【全教產:應給學生正確示範】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教育部於112年9月22日以臺教人(一)字第1120093448號發函、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亦於112年10月3日以臺教國署人字第1120136734號函要求各縣市政府及各校應嚴守教育及行政中立,不得動用行政資源支持或反對特定政黨。
但是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接獲會員反應,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各高中職近日均收到國立新竹高級中學與「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合辦的「參與式劇場教師工作坊黨國體制與黨產議題及活動後座談」研習公文,其中指導單位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參加人員享有公(差)假、差旅費及核發4小時研習時數,且全案乃依據教育部112年6月20日台教授國部字第1120074508號函號函「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辦理,基層教師質疑難道是政府帶頭違反行政中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乃是受爭議之單位,如今透過校園辦理此種活動,其背後動機,甚為可議。
教育部既然發函要求學校不得「動用行政資源」、「利用職務關係」辦理相關活動、支持或反對特定政黨、嚴守教育及行政中立,但現在把政黨色彩之活動帶進校園,別的政黨卻不允許涉入,這不是雙標,那這是什麼?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認為政府帶頭違反行政中立,甚為不妥,應立即修正,呼籲教育部還給學校一個乾淨的校園,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示範。
2023-10-16【全教產新聞稿】 【雙標?】 【政府帶頭違反行政中立】 【全教產:應給學生正確示範】
-
2023-09-25【全教產新聞稿】【2023最棒的教師節禮物是什麼?】 【全教產:建立親師生合作的氛圍】
【2023最棒的教師節禮物是什麼?】
【全教產:建立親師生合作的氛圍】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一年一度的928教師節即將到來,各縣市紛紛舉辦「敬師活動」、「表揚大會」…等熱鬧氛圍之節目;只可惜台灣與南韓教育現場幾乎一樣,於目前已達肅殺境界之教育環境中,只怕再多的「敬師」與「表揚」活動,恐也難以溫暖老師們涼到冰點的心。
為了孩子的將來,為了讓孩子擁有更佳的教育品質,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呼籲教育部及各縣市教育局處,要制定能促進親師生合作學習、一起成長之教育政策,讓溫暖取代肅殺,讓希望取代恐懼,這樣的教育政策才是教師們最棒的教師節禮物。
原本每個孩子就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但由於少子化和時代變遷,孩子更成為家長掌心中唯一的寶;隨著家長對孩子過度呵護,不忍讓孩子受一點點委曲、一絲絲挫折之教養方式,讓恐龍家長應運而生,甚至在教育環境中橫行。
恐龍家長於教育界所造成之寒蟬效應,已導致許多教師於教導孩子時多所顧慮,連「請家長協助孩子未完成的作業」,還會被家長在群組中罵「你在講三小」(註1),這將導致許多孩子於成年後,無法學會社會中求生存之人際互動技能;最後,孩子之抗壓性變得愈來愈差,所謂的「啃老族」、「繭居族」、「躺平族」勢將與日俱增。
每個世代有每個世代的挑戰,21世紀全球化時代,學歷之於勞動力市場早已不值錢,孩子長大後要能出人頭地,學歷應僅是基本,更重要的是要能發掘需求、具備人人爭著要的勞動力,才能在職場中有一席之地。問題是,能提供此程度勞動力的人,不僅要擁有穩固的專業能力,更要有能與別人建立良好關係的情商;但是於目前此種只要教師對孩子之學習多一點點要求,就可能被恐龍家長惡意投訴的教育環境中,孩子根本難以習得未來職場所需的競爭力。
對許多老師而言,不管帶班時有多苦、多累,只要能與孩子和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同心協力培育孩子成材,教學的士氣就得以提升;若再得到家長和孩子真心誠意地一句:「謝謝老師!」,更會讓老師們覺得再怎麼辛苦都值得了,這就是老師們對教育奉獻的單純;只可惜,這一切,早就隨著教育部與及各縣市教育局處隨民粹起舞,坐視親師生關係裂解下,幾近蕩然無存。
時至今日,928教師節從敬師的日子已變為讓老師心痛的日子。如果教育部及縣市教育局處希望師道長存,期待教育能幫助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請制定能協助親師生合作的政策,不再隨民粹起舞,停止放任恐龍家長傷害教師、傷害孩子、傷害教育、傷害社會,讓老師能盡情發揮應有的教育專業水準,放手提供對孩子最有利的教育內涵,看著孩子們一一成材,這就是老師們最好的教師節禮物。
註1:師寫聯絡簿「請協助作業」!家長火大=群組公審:妳在講三小(TVBS新聞網)
https://news.tvbs.com.tw/life/2242908
2023-09-25【全教產新聞稿】【2023最棒的教師節禮物是什麼?】 【全教產:建立親師生合作的氛圍】
-
2023-09-22【全教產新聞稿】【中小學老師:導師職務加給凍漲11年】 【特教老師:特教職務加給凍漲32年】 【全教產:應依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
【中小學老師:導師職務加給凍漲11年】
【特教老師:特教職務加給凍漲32年】
【全教產:應依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日前發函教育部籲調整凍漲11年的中小學導師職務加給;緊接著,行政院會於9月14日通過勞動部報告的「基本工資調整」方案,累計工資時薪、月薪8年調幅達37.3%及52.5%,同日也通過衛福部報告明年元旦起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波動,將調增社福津貼給付,包括老農津貼調升為八千零八十元,其餘八項社福津貼包含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國民年金等,調升百分之七。
有特教老師旋即向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陳情:特教職務加給32年之調幅為0%。不是只有導師加給凍漲,特教加給凍漲更久。
「特教職務加給」之前身為「特教津貼」,104年行政院公布「教師待遇條例」後,特殊教育津貼之名稱已成歷史名詞,特教加給則取得法源;106年通過之「公立中小學教師職務加給及工作費支給要點」第三條又定義了「教師實際擔任與特殊教育有關之特定工作者」支給特殊教育職務加給(特教加給)。
但是,不管「特教津貼」或「特教職務加給」,32年來均凍漲,維持在1800元,未曾調整過。
有特教老師表示0.5班資源班的一位特教老師沒有導師加給,但特教加給又32年未調整,尤其學校只有一位特教老師時,全校特教業務均落於唯一的特師負責,業務更多,但加給卻沒辦法依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這太不公平、太不合理」。
政府自2012年起建立社福津貼調整機制,明定每四年參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率,調整各項主要社福津貼給付額度。建議政府也應依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率,調整32年來均凍漲的「特教職務加給」,維護特教師該有之權益。
2023-09-22【全教產新聞稿】【中小學老師:導師職務加給凍漲11年】 【特教老師:特教職務加給凍漲32年】 【全教產:應依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
-
2023-09-13【全教產新聞稿】 【5-29教育部:下課通風換氣,避免CO2過高】 【9-12教育部:關閉教室門窗,保有冷房效應】 【全教產:基層將無所適從 】
【5/29教育部:下課通風換氣,避免CO2過高】
【9/12教育部:關閉教室門窗,保有冷房效應】
【全教產:基層將無所適從 】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有關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昨天記者會,質疑政府規定中小學一班配發一張冷氣卡,專科教室「有機無卡」,各班學生跑班時,才能帶著班級冷氣卡使用,冷氣開開關關,難保持室內溫度。教育部竟向媒體表示,專科教室如果接續有另一班級上課,前節次上課班級於關閉冷氣離開後,可透過關閉教室門窗的方式,保有冷房效應。
但是教育部112年5月29日新版之「公立國民中小學班級冷氣使用及管理注意事項」第十點明白規定:「班級教室於平常上課冷氣使用期間無需開窗,下課期間應適度通風換氣,以促進空氣流通,避免二氧化碳濃度過高。」
基層教師表示,教育部沒有接地氣,要求教室下課要開窗通風,卻忽略東、西曬之教室熱到爆,一開窗溫度就直線上升;但教育部今天又說可透過關閉教室門窗的方式,保有冷房效應,教育部「前後矛盾」。全教產認為這是標準的躲在冷氣房裡做決策,也是標準的台北看天下:忽略中南部及基層教室之差異。
事實上,大部分專科教室之位置在各校均列為最後考量,因為班級教室要避開東西曬或頂樓位置,以免同班學生整天熱到爆,所以東西曬或頂樓教室最後均成為專科教室之「最佳風水」,而南部縣市(台南、高雄、屏東等)之專科教室也就成為一班一冷氣卡政策下,可能永遠無法透過「班班有冷氣」政策讓學習環境更舒適、從安全校園進入舒適校園境界之最大受害者。
教育部各科室吹冷氣的方式,若不願比照學校專科教室方式辦理、與基層同甘共苦,就應給學校充足的冷氣電費,避免造成現在之窘境。
2023-09-13【全教產新聞稿】 【5-29教育部:下課通風換氣,避免CO2過高】 【9-12教育部:關閉教室門窗,保有冷房效應】 【全教產:基層將無所適從 】
-
2023-09-12【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冷氣卡,一班一卡】 【專科教室變頻冷氣有機無卡:開開關關,無法降溫】 【全教產:變頻冷氣自廢武功?!】
【教育部:冷氣卡,一班一卡】
【專科教室變頻冷氣有機無卡:開開關關,無法降溫】
【全教產:變頻冷氣自廢武功?!】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為提供學生舒適學習環境,教育部推動班班有冷氣政策,補助各公立國中小於普通教室及專科教室裝設冷氣,並要求兼顧舒適及節能。
教育部最新的「公立國民中小學班級冷氣使用及管理注意事項」規定學校開啟冷氣之時機,以於高溫月份,室內溫度超過二十八度以上為原則,但是位於國境之南的某公立國中,有師生向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反應:專科教室冷氣開6節課還是在30度C以上!
經查,原來這些學校恪守教育部「公立國民中小學班級冷氣使用及管理注意事項」之規定五:「學校應以班級冷氣卡啟動班級冷氣,每一班配發一張卡片」,也就是班班有冷氣、班班也有冷氣卡,但是專科教室空有冷氣機,卻無冷氣卡,只能等不同班級之學生進入專科教室時帶著班級冷氣卡「搶救雷恩大兵」?結果上課45分鐘後,即使降了1、2度,下課鐘一響,班長就把班級冷氣卡抽掉帶回原班教室,下課10分鐘,該專科教室因空有冷氣機,卻無冷氣卡,氣溫竄升,在下一個班長把班級冷氣卡插卡前,專科教室又達30度C以上!有的專科教室又,東西曬,即使教室已有六台壁扇、五台吊扇、六台立扇,仍無法降溫。
雖然教育部「公立國民中小學班級冷氣使用及管理注意事項」規定「班級冷氣開啟時,冷氣溫度宜設定在二十六度至二十八度之間」,但對這些專科教室而言,那似乎是遙不可及的。
此外,班級冷氣多為變頻冷氣,應減少開關次數,避免過度重啟之損害及耗電,但目前許多專科教室變頻冷氣有機無卡,造成開開關關、無法降溫,「舒適及節能」形成口號,無法落實。期盼教育部修改相關規定,改變專科教室變頻冷氣有機無卡之怪象,落實舒適與節能,造福莘莘學子。
2023-09-12【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冷氣卡,一班一卡】 【專科教室變頻冷氣有機無卡:開開關關,無法降溫】 【全教產:變頻冷氣自廢武功?!】